分享~非常好吃的春捲(潤餅)皮~在~台南市東區富德街31號
分享~春捲皮的由來
潤餅,又稱春捲、薄餅卷、嫩餅菜,這是用春捲皮鋪上一層糖粉和花生粉後加上各式各樣菜和肉捲好,無須油炸直接食用。 潤餅作為閩南飲食文化的一部分,流行於福建南部、潮汕和臺灣、印度尼。
於立春當天,人們用餅皮包裹生菜,做成春餅或春卷,大家分食,祈求身體健康,稱之為「咬春」,逐漸變成日常食物。
春卷是用乾麵皮包餡心,經煎、炸而成。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。春捲由來與介子推之死有密切不可分之關聯。
據晉周處《風土記》載:「元旦造五辛盤」,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,供人們在春日食用,故又稱為「春盤」。唐時,其內容有了發展變化,《四時寶鏡》稱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。」後春卷樣式越來越精緻,在元代已有關於包餡油炸的春卷記載。
元代無名氏編撰的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》記載有「卷煎餅」:「攤薄煎餅,以胡桃仁、松仁、桃仁、榛仁、嫩蓮肉、干柿、熟藕、銀杏、熟栗、芭欖仁,以上除栗黃片切外皆細切,用蜜、糖霜和加碎羊肉、薑末、鹽、蔥調和作餡,捲入煎餅,油焯過。」這就是早期的春卷製法。明代食譜《易牙遺意》中也有類似的記載。
資料來自~春卷~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